10月18日,省联社召开了三季度全省农村信用社经营形势分析视频会议,会上,张志军理事长作了重要讲话,并学习了四个行社的先进工作经验。会后,湘潭办事处及辖内各行对会议精神迅速进行了贯彻和落实。
一、统一思想,全面贯彻会议精神
10月20日,办事处组织召开三季度经营形势分析会,辖内各行班子成员、办事处班子成员及各科室负责人共计30余人参会。会上,一是认真传达了三季度视频会议精神,同时要求各行迅速将会议精神传达到各网点、个人。二是各行就当前经营状况、主要经营指标完成情况、面临的问题和困难、四季度工作重点等方面的工作进行了汇报和交流。办事处副主任沈中心结合辖内实际,进行了详尽的数据分析,针对经营短板和不足,提出了后阶段的具体工作要求。三是主任陈铁钢作重要指示:要积极调动多方因素,完成全年经营目标任务;要加强案件防控工作,确保全年平安无事故。一方面,针对湘潭民间融资多发的现状,要多关注员工思想动态,积极排查,做到发现一起查处一起;另一方面,要加强各类检查、监督的力度,将风险坚决遏制在萌芽状态。同时,作为高管要认真学习,提高履职能力,能正确履职。表现在;对各类违纪、违规问题有正确的认识,如民间融资、贷款违纪等,在处理时要坚持按原则办事,公平、公正;对工作的谋划和布局有大局意识、前瞻意识和进取意识。
会后,各行召开工作会议,党委班子成员、各部室负责人、各支行行长参会,传达了省联社和办事处的会议精神,要求结合年初制定的目标任务,全面梳理,查漏补缺,力争超额完成省联社下达的任务。
二、查漏补缺,回头看,找差距
前三季度,办事处及辖内各行积极落实省联社的各项工作部署安排,始终以服务“三农”、社区和中小微为己任,不断夯实内部管理,创新服务方式和优化服务环境,严格管控各类风险,实现了业务的平稳发展。至9月末,各行各项存款余额381.91亿元,比年初净增50.16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116.64%;其中:对公客户净增380户,完成全年任务的253.33%,个人客户净增7700户,完成全年任务的481.25%。贷款余额223.79亿元,比年初增加16.7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98.6%。表内不良贷款余额5.74亿元,比年初减少6.76亿元,超额完成全年任务;压缩表外不良贷款7359万元,完成全年压缩任务的52.26%。电子银行替代率46.8%,完成全年任务的97.5%。手机银行开户总数3.43万户,完成全年任务的98%;金融IC卡激活率81%,完成全年任务的101.25%;中间业务收入1292万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57.42%。实现净利润3.35亿元。经营利润6.49亿元,完成全年任务的71.34%。
对照省联社年初的工作目标,有几项指标存在一定的差距,也暴露出在经营管理中存在的几个突出问题:一方面,面对经济新常态,应对的有效措施不多。如,关注类贷款的增多,致使信贷资产质量不断下降,形成隐形不良的风险越来越大;贷款收回率均低于省联社98%的标准,且与去年同期相比,除韶山农商行略有上升,其他三家农商行都呈下降趋势。另一方面,面对单位效益下行,增收节支的措施不力。如,利息收回情况不理想,收回率仅为63%,低于同期17.16个百分点。中间收入占比较小,至9月末,仅占总收入的0.73%。但各行的营业费用、收入成本比和综合费用率始终在不断攀升等。
三、强化措施,抓落实、保效果
(一)要抓好信贷投放。一是要始终贯彻服务三农的宗旨,做到支农、支小、支实。二是要突出投放重点,主动对接政府、园区、学校、医院等行政事业单位,做到有的放矢。三是要通过金融扶贫工作的推进,不断巩固我们的农村金融阵地。
(二)要全面压降不良。一是要严格将不良贷款的清收处置责任落实到岗到人,加强奖励约束,严格考核,及时兑现。二是要加大清收化解力度。结合不良贷款责任认定和责任追究工作,推动不良贷款清收化解工作。制定清收计划,限期收回。要充分借助行政力量、司法力量、社会力量和市场力量,多措并举,继续大力实行依法清收、行政清收、内部承包清收、外包清收、核销等多种方式。三是要加大对关注类贷款的化解工作,要建立健全新放贷款风险的定期识别和分析机制,加强正常贷款期限变动的监测分析,及时催收、回收到期贷款。对进入关注的贷款要及时采取有效回措施,制定回收预案,避免贷款形态继续向下迁徙。对到期未收回的贷款,及时进行问责追责,对即将到期的贷款要提前了解借款人的还款意愿和还款能力,确保贷款到期时及时还本付息或转据。四是要高度重视隐性不良贷款,各行要在省联社组织的对隐性不良贷款自查的基础上,按照省联社的部署,完成隐性不良贷款入账工作,各行要全力清收,努力消化和化解,真正把隐性不良贷款降下来。
(三)要加强富余资金的营运。要在风险可控的前提下,进一步加大富余资金的合理运用,积极稳妥做好资金市场业务;董事长、行长要高度重视,要亲自挂帅做资金业务,要加强资金业务的学习、研究、多外出交流学习,积极参与全国银行间市场和债券市场,要抓紧人才的培训,要有独立的部门,要有超强的绩效考核力度。
(四)要强化财务收支管理。一是要通过做好财务指标预算来使经营等级、监管等级达到一个较高等级。二是要严格费用支出,严格执行省联社综合费用总额、收入成本比和综合费用率三项控制,切实加强支出管理,严禁超标准、超范围、违规列支费用。三是要加大考核力度,充分调动全员的积极性,做到应收尽收,颗粒归仓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