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大伙快看看,这些钱还能换回多少?”还未见到人,就听到了急切的呼喊声。慈利农商行营业部的工作人员都对外望着,想看看哪里传来的声音。原来是通津铺支行的张志华抱着一大包烧毁的钱,急匆匆赶来,神情凝重。
一头雾水的我们听着张志华描述事情的经过:通津铺镇一家商户在家中存放了20万元现金,本来计划忙完就存去通津铺支行,但生意太忙,一直没时间。没想到家中意料之外的一起火灾,保险柜里的20万元现金被烧得面目全非,残缺不全。客户第一时间想到了慈利农商行,马上把钱抱到通津铺支行寻求帮助。
客户怀揣着被烧焦的钱瘫坐在地,嚎啕大哭,对支行的工作人员说:“这可是我们老两口辛辛苦苦、没日没夜做生意攒下的血汗钱啊,现在被烧成灰烬,我们以后靠什么活呀?”在场围观的群众看到老两口哭得声嘶力竭的样子,无不投去同情的目光。见此情景,通津铺支行工作人员安慰着老两口,表示一定尽最大努力帮助老两口挽回损失,于是便出现了刚才的一幕。
听到这里,慈利农商行营业部清分室的同志们二话没说,立刻把钱抱到清分室准备开始清分。考虑到被烧毁的人民币金额巨大,营业部龚强行长及时向县人民银行作出汇报,因此事件牵涉到人民群众财产安全,县人行领导迅速向上级市人行汇报,市县两级人行领导高度重视,并亲自来到慈利农商行进行工作部署,要求我行在最短的时间里,利用最大力量,挽回客户损失,务必将损失降到最低。接到领导指示,清分室的同志们就像即将上战场的战士一样,激情澎湃、斗志昂扬。
接下来的日子便是日复一日、夜复一夜的粘补与拼接。修补工作中遇到了很多意想不到的困难,8月份连降大雨,气候潮湿,导致百分之九十五的钱都粘连到一起,像这样的钱平时想数清楚都难,更何况是烧焦的,想一张一张完整地揭开就更难了。朱英姐和碧华姐,是清分室的老同志了,她们一只手拿着镊子,小心翼翼把烧焦的钱一块一块地从袋子里揭下来,另一只手托着镊子跟着移动到桌面,生怕漏掉一块,动作细腻且轻柔。这样的例子有很多,可即使工作要求如此细致,清分室的同志们仍旧没有一句怨言,不急不躁,除了耐心还是耐心。
大伙白天除了干好本职工作外,只要一有时间,就马上琢磨这些钱的修补。同志们都说:“这些被烧毁的钱就像受伤的孩子,正在等待着父母给他们疗伤,等他们的伤好了,就可以活蹦乱跳了。”同志们都怀揣着一颗慈母般的心。有时候他们低头工作忘记了时间,等到眼睛模糊了,腰直不起来了,才想起用手揉揉眼,在椅子上伸伸背,接着又继续工作,既像家中缝缝补补的母亲,又像精雕细琢的修补大师。
经过两个多星期的连续工作,截至目前,同志们在灰烬中修复了49200元。大伙把修复好的钱送到人民银行鉴定,最终全部验收合格,第二批修复工作正在紧锣密鼓地进行中。当慈利农商行员工把兑换好的崭新人民币送到客户手中时,客户激动地说:“你们真是我们的救护神啊,以后我们的钱就存慈利农商行了!”
慈利农商行一直致力于建设有温度的百姓银行,时刻要求员工以客户为尊。普惠走访活动如火如荼开展,身处清分第一线的同志们,虽然未投身于走访,却用自己的双手,用无私大爱默默支持着,支持着一线的小伙伴,支持着乡镇的客户朋友,向人们默默传递着慈利农商行的温度,传递着血浓于水、润物无声的农商情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