作为一名整日与文字、报表和宣传方案打交道的银行人,我的工作节奏往往是精确到分秒;作为一名一岁半孩子的母亲,我的生活又被赋予了另一种甜蜜的“忙乱”。在效率至上的职场与耐心温柔的母亲之间切换,我时常感到自己像一根紧绷的弦,焦虑与内耗如影随形,总在追逐下一个目标,却忘了为何出发。
直到遇见姑苏阿焦的《人间小满》,它不像一本厚重的哲学书,却像一位温和睿智的老友,在我疲惫时递来的一杯清茶。它用最朴素的画面和文字,为我喧闹的世界按下了一个温柔的暂停键。
这本书告诉我,生活不必总是“大满贯”,“小满”才是人生最好的状态。正如节气中所说,万物生气盎然,又从容不迫:麦粒尚未完全饱满,但已充满了希望。这恰如我当下的生活——工作中未必有惊天动地的成就,但处理好每一份文件材料、完成好每一次宣传活动,是一种踏实;育儿路上虽手忙脚乱,但孩子的一个笑容、一次咿呀学语,便是无价的奖赏。我不再执着于做“满分”的员工和“完美”的母亲,而是开始学会欣赏这种“未满”但“充盈”的进步状态。
《人间小满》教会我从奔忙中打捞那些被忽略的“小确幸”。书里画的不过是三餐四季、家常风景,却充满了生动的趣味。这让我开始有意识地去发现:清晨咖啡的醇香,午间窗外的一缕阳光,下班回家孩子扑过来的拥抱,甚至一篇精心完成的稿子……这些微不足道的瞬间,才是生活真正的底色。它们不像KPI那样耀眼,却是我精神世界里最稳定的供电站。
更重要的是,它给了我一种“止躁”的心法。在强调速度和结果的金融行业,焦虑感常被无限放大。而《人间小满》以一种“菜根谭”式的智慧,缓缓道出:人生许多事,不急躁,也别懈怠。事缓则圆,人缓则安。这种从容的哲学,并非让我放弃努力,而是让我学会给自己松绑,在必须快的同时,守住内心慢的角落,从而获得更大的弹性去应对压力。
合上书页,我最大的收获并非多了多少知识,而是获得了一种视角的转换。我不再只是那个在办公桌前绞尽脑汁的文秘,也不仅是那个为孩子吃喝拉撒焦虑的母亲。我更是一个能感知幸福、能品味细节的生活者。
感谢《人间小满》,它没有给我逃离现实的借口,而是给了我一把开启现实之美的钥匙。它让我坚信,真正的丰盈,不在于填满所有时间,而在于安顿好自己的心。生活终归是平凡的日子堆叠而成,但心中有“小满”,脚下便有力量,眼中便有光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