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农商银行的优势,不在规模大小,而在于与市场同频共振的温度。哪怕老百姓开个米粉店、炒货铺,仅差几万块周转资金,我们也得守在他们的‘灶台旁’。这既是服务的本分,更是扎根的底气。”湘乡农商银行月山支行行长赵达的这番话,深刻诠释了支行深耕地方特色产业、践行普惠金融的初心。近年来,月山支行突破传统金融路径束缚,以“行长走市县·金融送解忧”为契机,秉持“走出去、引进来”的外拓思路,在服务月山镇米粉、炒货等特色产业的过程中,筑牢风险防线,打造发展利刃。
“走出去”:紧贴产业脉搏,金融服务直达“灶台”
在长沙,近万名湘乡月山人在米粉、炒货等行业深耕,其中不乏行业翘楚。月山支行以党建共建为桥梁、服务小微为切入点,积极与地方党委政府及商会协会联动,用“效率 + 温度”书写普惠金融的精彩篇章。
精准对接:化解燃眉之急。支行借助商会座谈会及“一村一座谈”活动,精准筛选行业头部群体,由行长亲自带队上门拜访,聆听需求、解决难题。湖南某品牌管理公司的创始人是月山人,在长沙打拼二十余载,旺季时常常面临流动资金紧张的困境。支行主动上门对接,不仅解决了企业旺季周转难题,更凭借专业服务赢得企业主认可,其个人融资业务也随之转至支行。最终,支行合计为其授信600万元,以“家门口银行”的专业与贴心,收获客户信任。
产业集群:注入强劲东风。今年5月,月山米粉协会与炒货协会成立。支行以此为契机,聚焦特色产业链,迅速走访18家在长沙经营的月山人农副食品企业,为该群体合计授信8000余万元,目前已用信3000余万元。
“如今产品利润空间有限,主要依靠流动资金在原材料降价时囤货,旺季销售获利。”一位企业主道出行业痛点。月山支行从“被动等客”转变为“主动输血”,与这些低风险低利润的食品企业共生共赢,间接保障了从生产厂家到包装企业、再到经销商的上下游供应链稳定运转。截至7月末,月山支行已为月山人经营的上下游供应链累计发放贷款近 2亿元。
“引进来”:激活内外循环,本土经济搭乘“金融快车”
“走出去”彰显主动拥抱市场的魄力,“引进来”则蕴含夯实根基、反哺本土的智慧。月山支行在走出湘乡、服务在外月山籍商户的同时,更注重将外部资源、资金与活力“引进来”,通过多维举措打通金融服务内外循环,让普惠金融红利不仅惠及商户,更深度融入地方经济发展脉络。
以贷引存:稳固资金“压舱石”。支行推出“先贷款后存款”联动机制,为企业解决融资需求、建立信用基础后,再配套高效的账户结算方案,引导企业主将主营业务资金流转至在该行开立的结算账户。通过这一模式,新开立企业账户及个人结算账户40余户,带动日均存款新增300万元,既提高低成本资金沉淀率,又增强客户黏性。
金融赋能:助力区域招商升级。支行紧密围绕政府招商引资战略,主动对接“米粉、炒货”集中区建设,为归乡企业提供全方位金融服务,注入资金活水与发展信心。支行在外出拓展业务时,留意筛选优质企业,为其介绍家乡招商政策,成功推荐多家企业与地方政府洽谈。目前,已有推荐企业与政府签订投资建厂协议,同时支行已为4家招商引资归乡企业提供首轮授信1000万元。其中一家农业开发有限公司直接带动本地8000余户农户增收,间接提供1200个就业岗位,其建设的仓储项目有效解决阴雨天气粮食霉变问题,预计每年减少产后损失3000吨,提升区域粮食安全保障能力,形成“引入一家、带动一片”的产业集群效应。
口碑引贷:延伸服务“毛细血管”。依托湘乡农商银行决策链短、额度稳、服务精细的优势,月山支行建立“客户推荐—快速审批”机制。月山炒货协会会长在获得首笔金融服务后,主动转介绍两家多年从事炒货生意的优质企业,这两家企业均成功获得融资支持。截至目前,通过客户转介,支行已为多家企业新增授信5000万元、用信1000万元,优质服务口碑成为最有力的“拓客名片”。
从长沙的生产“灶台”到月山的产业园区,月山支行始终坚守“服务小微”初心,以金融活水滋养特色产业。未来,该行将持续做精做细金融五篇大文章,让金融活水更精准地润泽特色产业,为地方经济高质量发展注入源源不断的动力。